清晨本来已缓缓落下的雨点,忽然又止住了,仿佛是被今天参加科普宣传和咨询活动人们的热情所融化。
著名的夫妻双院士、微电子专家王阳元与微电子专家杨芙清,一来到现场就不停地回答群众的提问,不论是对白发老者还是对戴红领巾的小学生,他俩回答得都十分认真。杨芙清对记者说,面临信息革命的时代,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,搞这种活动很好,向群众播撒科学的种子很有必要。今天来提问题的人很多,这说明信息技术已深入人心,更令我高兴的是,来问问题最多的是中学生,他们那么小就关心计算机技术,并且能提出问题来,实在是可喜可贺,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的未来很有希望。
在民族文化宫前面一张白色的圆桌上摆放着两个实物标本,一个是恐龙蛋、一个是恐龙脚印。两位年过花甲的专家甄朔南和沈永华坐在标本前不停地回答着提问。
“这枚恐龙蛋是不久前在河南西峡地区出土的,而这个足迹则出土于岳池嘉陵地区。”甄教授介绍说。
人们对恐龙似乎已经不陌生了,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:这个脚印是不是真脚印?若是真脚印为什么是鼓的?还能看清恐龙蛋的蛋清和蛋黄吗?能不能从恐龙蛋克隆出恐龙来……对这些问题,两位专家都耐心地作答。甄教授说,这不是恐龙脚印的原始形态,这是落在恐龙脚印上的泥土形成的化石,脚印本身在化石里面。如果将这枚恐龙蛋锯开,恐龙蛋的蛋清和蛋黄的形状还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。至于能不能克隆出恐龙来,他们笑着说,这要科学的发展了。如果有一天,真的发现了恐龙的基因,而人类的克隆技术又向前大大发展了,今天的科学幻想变成未来的现实也不是不可能的……
黄河断流能缓解吗?这一科普标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有关专家告诉记者,黄河多次断流的原因有4个:其一,来水量减少,用水量增大;其二,用水浪费严重;其三,水污染加剧缺水;其四,尚未建立健全统一调度、分级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,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。从上述的原因分析看,主要原因还不是水本身不够,而是人为原因造成的。所以缓解黄河断流还是有希望的。
采访中记者还巧遇了中国科协副主席、工程院院士、全国政协委员胡启恒,她兴奋地说,街头是个窗口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集中一批专家,向市民,向青少年学生们宣科普知识很有好处,很有必要。
她说,她想提个建议,可否再搞一个科普宣传基地,让各学会有一个经常性的窗口,使群众可以随时来咨询,将这种经常性的与集中性的科普日活动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。
据有关人士介绍,参加9月19日北京科普日活动的有70多个学会的30多名院士。全国17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95个中心城市也同时举办了科普宣传日活动。